別人說的某些話,最好是左耳進右耳出


身為一個說話夠嗆的人,得罪人是常見的,最近我也反思了一下,究竟寫還是不寫某些事情?不過我又想到美國歌手泰勒絲這個人由於太愛記仇而被同學討厭的故事,她最近的新專輯霸榜美國告示牌歌曲的前十名,她應該也沒在乎別人怎麼想,那幾首歌沒有以前的歌好聽,為什麼還是能霸榜呢?因為她敢做別人想做的事情—對討厭的人進行報復,而且也沒有具體傷害性,只是讓當事人不爽而已。


說真的你要是有她的能耐,你卻不小小報仇一下,是想當道德典範嗎?八點檔狗血劇就是要有復仇的橋段才好看哪!(完全吃瓜的心態ing)


然後我就想到了幾個我認識的人,我是當寫還是不寫呢?因為以前發生過我的朋友逼我下架的往事,其實網路上根本沒人認識她,我連名字都沒寫,她覺得不爽我說她錯過了她的愛情,但我認為她是無權要我下架的,說穿了,她只是覺得自己很重要。很多作家都有類似的問題:寫了周遭人的故事混合了自己的想像,以及更多人的經驗來塑造一個角色,所以惹得身邊人的不快,比如毛姆就是這樣愛從旁白角度寫故事的作家。


但,為什麼這類作品會紅呢?因為會看的人就是愛吃瓜的觀眾啊!(無誤)


今天要來講兩個故事,簡稱A跟B。


A這個人已經退休了,步入了老年,她由於破產而住在弟弟的房子裡面,在那之前她都住在海外,嫁了兩個外國丈夫又離婚。


我認識她是因為她想找人寫她的故事,但這故事最終沒出版,因為她無法讓故事的全貌公諸於世,太多罣礙。


她小時候由於年幼無知,曾經跟哥哥裸體打鬧,長大之後學了性教育,懷疑自己已經不是處女了,就跟女性長輩說,沒想到她的長輩說:「#夭壽喔!#你這樣沒有人要了。」


從此以後A就決心要嫁給外國人,她認為外國人不在乎處女情節。第一任老公很帥,但非常花心,所以讓她憂鬱到得了乳癌,她甚至做了手術。


第二任老公是一個貪財的大廚,所以開餐廳的錢是她出的,稅金是她付的,房子是她買的,對方還說不在乎她胸前一片坦蕩蕩,有天她發現老公其實貪她的錢,她又離婚了,可是她已經破產。


她不願寫出自己的故事,是因為哥哥很早就過世了,哥哥家人對她很好,如果寫了這些,對方會無法接受,但原本她想寫的是一個心靈成長的故事。


呃...我只能告訴你,她後來並沒有發展得很好,沒有在我這行繼續精進,住在事業有成的弟弟提供的房子裡面,也算是滿好的養老方式啦!而我本人對於這個故事不能寫出的點,覺得非常詫異,竟然最有賣點的部分要刪掉?什麼鬼?


B是一個快要40歲的單身女子,她本來要跟一個條件不錯的男人結婚,但是男方的母親處處刁難,婚事就吹了,自己的爸爸還跟那位母親槓上,過沒多久,父親就過世了,他倆分手。


其實她沒有性經驗,這個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她念念不忘這段感情,總是一直跟我說那個醫生有多好,我真心覺得這只需要跟帥哥打一砲就可以解決,不然用買的也可以跟帥哥共度春宵,不過由於她是公務員,有很多自我限制,那當然不可能做到。


於是啦,在聊天的過程中,她說小學的時候近視了,媽媽說:「你完蛋了!#你是一個不完整的女人了,#你只能嫁給長得醜的男人。」


於是她心心念念這句話,直到她跟一個長得很普通、身材很寬廣的醫生交往,她還跟我說這男的很帥、對她很好,我看了照片之後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嗯,帥的醫生我也是見過,網路新聞都會貼,要我說他帥的話,我真的會猶豫很久。


總之他們分手了,然後她常常私訊我講她在想的事情,可是,如果我是一個沒什麼客人的算命師,這是沒什麼差,如果客人愈來愈多的話,那我每個都回答,我就會非常忙又賺不到錢,通常我只好裝死啦!不然我講話那麼直接,是想害幾個人心臟病發送醫急救咧?


其實滿多人在問這些服務的時候,並不會去思考我會有什麼考量跟立場,而是期待我像生命線義工常常熱情回答,我說的話很直接並不是不尊重,而是 #直接突破盲點,這些人是要解決問題還是要求安慰?要求安慰就去找義工來幫忙,同樣的問題我看得太多了,不會改變的人往往是因為不夠痛,才覺得沒有改的必要。


而通常他們覺得自己做不來,想硬凹我提供一個他們做得來的方式,唉,我都講過解決辦法了,而且是最快的,你做不來就要想辦法學習跟實驗啊!我又不是你媽,如果你媽知道怎麼幫你的話,你還需要來問我嗎?


過了好幾個月後,她忽然說她想要談戀愛,但是她不想要花時間在曖昧期,她想要直接進入婚姻,我就叫她去相親,她又開始鬼打牆了:「我希望能享受被追求的感覺,我不想浪費時間去等待。」


(嗯,這是兩個相斥的邏輯,你懂的。她卻沒意識到自己腦子打結。)


於是我沒講話了,其實滿多人到了一定年紀都不願意為了談戀愛而先調整自己的心態跟習慣,找不到對象卻又希望對方滿足自己的一切條件,是偶像劇看太多膩?有那樣的對象出現,一定也是先輪到條件比你好的人啊!這個是基本常識,即使是麻雀變鳳凰的電視劇,醜小鴨主角在現實中也都比你長得好看。


好啦,我為什麼要說到A和B的故事呢?她們都有一定的年紀了,卻卡在長輩說的話走不出來,我小的時候也被我的老師說過不好聽的話,比如:我是個迷糊蟲,常常忘記帶東西上學;比如:我會反擊男生,所以以後一定是不良少女。....至少有兩個小學老師說過我以後會當太妹。


你看我變成了太妹嗎?我因此上過新聞嗎?哈,這種話的存在意義,就是用來打臉的啊!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講啥,純粹就是嘴砲小孩子、欺負小孩子罷了。


如果孩子到了我這個年紀還照單全收,代表他們並沒有思辨過這些評論的合理性,所以為啥要把這些屁話照單全收呢?因為沒有思考過自己是不是真的那樣子,然後想要在別人眼中當一個好人。


就算我覺得我是個好人,還是會有人覺得我太機歪,不能哄他們開心,而記恨在心裡,所以我只能這樣說啦:「一個人是不是好人,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的,去觀察他們做了什麼,#一個人做的事情才真正代表他們是誰。」


所以你幹嘛要一直在意滿嘴屁話的人咧?泰勒絲不甩這些同樣記仇的同學也很簡單,她大概會這樣想:「隨便你們說,有本事來寫歌跟我比在告示牌排行榜的排名,我對小弱弱沒啥興趣。」


人家講屁話,你就用實力來打臉,沒有實力的話,又在那邊靠北人家,旁觀者會怎麼想呢?肯定覺得你真的既蠢又無能,是不是該考慮發憤圖強一下?不要只是選擇逃走,這樣也不會更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