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人,而不是身為女人來思考


今天剛收到了簡體新書,順便去查一下豆瓣書榜最近什麼比較紅,這一個月以來似乎都是女性主義的書在霸榜。


第一名是翻譯書《始於極限》,這本我沒買,作者是上野千鶴子跟鈴木涼香,討論的是一個女人如何去面對兩性關係。鈴木跟昨天的前世解讀個案的遭遇類似—在風化場所看到了異性噁心的面貌而覺得不想接受異性(嗯,我個人覺得她是不想承認這是一個人類會做的,因為太噁心。),但鈴木做了AV女優,她看得多,肯定遇過各色各樣的糟糕事件。


於是我便想起了當初我老公說不要生孩子的時候,我的婆婆客客氣氣地說沒有要求我生,不需要符合他們的期待,可能如果是別人的話,會非常感動,但我的反應是不高興。


那個時候我跟老公沒有解決這件事情上的矛盾,但我不高興的原因是「她說的話讓我覺得被冒犯」,因為我不是為了讓長輩覺得爽而打算懷孕,而是「想生孩子是我的自由跟權利,我做得到卻被迫不能做。」


也就是說,我的生育權並不在我身上,而是在別人身上,我是射手座啊!


所以在上野千鶴子在書裏面才會提到要以「身為一個人的立場去思考」,而不是「一個女人的立場去思考」,因為女人會用太狹窄的思路去想這件事情,想著如何跟這個截然不同思維的性別共處、並且依附在他們身邊,那女性就不會被當成一個有決定權跟智慧的「成年人」了,成年人的定義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要承擔什麼責任,並且真的也承擔了。」


我覺得未來的社會應該會偏向歐美的不婚關係,雖然會生育下一代,卻不一定會結婚,男人用自己的權威去壓制女性是沒有用的,不過上野說過一段好笑的話,她說她以前唸東京大學的時候,發現東大的男學生們完全搞不定聰明的東大女生。


這事情也發生在我生活周遭,女性有了知識之後會想要找更好、更能互動平等的對象,但對於男人來說,只要不能用威權壓制、能力上壓制的女人,一般男人就會想逃走了,找一個老實聽話的鄉下姑娘過日子比較輕鬆。


無論他是哪一個學校畢業的,沒有了解到這一點的男人非常多,真遇到聰明的女性,他們會招架不住而落荒而逃。所以當我建議這樣的男人去找一個東南亞女孩的時候,有時候會遇到他們反彈,因為他們瞧不起「東南亞的女性」,覺得她們太笨而且沒有學歷跟謀生能力。


比如緬甸,你可能覺得他們不識字很笨吧?但是每個鄉下人都可以自己蓋木屋,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會手工藝,但什麼勞力活都做,自己養雞鴨牛羊、曬醃菜香腸、邊工作邊照顧小孩,才是東南亞女性的常態,換作是你,你在野外可能也無法這麼利索地生活啊!


實際上是,我認識的東南亞女性基本上都是在家裡男人不工作的環境長大,通常什麼事情都得來,為了養家也是非常努力工作的。因此,那種自己覺得學歷高又瞧不起東南亞女性的大齡剩男,就很難找到結婚對象了。


他們沒發現自己存在著奇怪的自大,因為他們實際上沒認識過東南亞女性,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怎樣的伴侶,真正能接受聰明女性的人不多,如果聰明女性能結婚,通常啦…是她們願意裝成無能又很柔弱的樣子,激起男人的保護欲。


但女性太過聰明也會遇到一個問題—戀愛腦,比如張愛玲,她相信了胡蘭成的鬼話,還花了很多時間跟金錢在胡蘭成身上,要知道胡蘭成曾經在某任妻子病重不得不離家幾天去跟親戚借錢,結果親戚家的飯菜太香,他決定多留幾天,回家才發現老婆魂歸離恨天,他老兄第一時間是決定落跑而不是好好善後,但張愛玲就是喜歡這種甜言蜜語的傢伙。至少後來她終於學乖了,靠男人不如靠自己來得有安全感。


而林徽音就沒有戀愛腦,她一開始就知道要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好對象,這可以確保她的社會地位跟生活條件優越,這是那個時代的女性最好的歸宿,而我們現在可以不一樣—可以不需要透過結婚得到幸福。


我想聰明的女孩子們一定懂我的意思:你可以跟你喜歡的人結婚或上床,這沒有問題!但是你要很清楚你找的伴侶能不能接受你太聰明,而你能接受他們那副快要落荒而逃的樣子嗎?


我並不想被當成女性主義者,我沒有因此上街抗議過。但身為一個正常的人類,我認為生育權屬於每一個獨立個體,不是為了討好誰。


如果只是要讓長輩開心,還讓他們以為你是想表達孝心,那大可不必。


關於想藉此讓長輩開心,我個人的感覺是不悅的。但我允許有人會這麼想,那是他們的自由。而我不會用我的自由去討好他們,就像我認為自己喜歡自己的工作就好,不需要滿足長輩的虛榮心。


每一個人生來都有自己的色彩,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願望,而是為了成為他們想要的樣子,那必然伴隨著衝突跟他人干涉,如果你不做你自己,你會後悔最後變成了四不像—既不是那些願望太多的長輩想要的,也不是你自己覺得理想的模樣。


活著幹嘛要讓自己不開心呢?別拿他人的期望來綁架自己,然後說自己很痛苦了,你真的很想要當怎樣的人,本來就要敢於追求理想、敢於表達。


以前我妹失業待在家裡會跟我抱怨:「你都不懂爸媽一直限制我,住在家裡有多痛苦!」


你猜我怎麼說呢?


我說:「你都幾歲了?你不想要這樣,就可以搬出去。」因為她都要35歲了,這話能聽嗎?


她之所以抱怨是因為她無處可去、也沒真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她實際想要的是回到父母的保護下,而我的父母也樂於這樣做。


然而在她的思維裏頭,我爸媽管不動我去做自己喜歡又讓他們丟臉的工作,是因為我爸媽比較溺愛我,卻不曾注意到,我即使窮得要死也沒跟家裡拿過錢,妹妹失業期間,還是拿著我媽給的零用錢,一邊拿人家的錢,一邊說這樣的話,哈哈...不就是自己的選擇嗎?


如果你身為一個男人/女人的立場去思考一件事情的話,會流於偏頗,忘了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跟性別無關,如果你堅持忠於自己,你會得到你想要的;如果你總是委屈自己,別人將會永遠覺得你應該被犧牲掉,當有一天你不願意犧牲了,你還能維持原本完美的人設嗎?


這是一個公關危機哩!所以我也不打算當一個完美形象的傢伙,因為一旦有一個意料之外的衝突公諸於世,人設崩塌就是超級災難了,那還不如一開始就承認自己是一個有缺點的普通人,還比較聰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