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bert Collier 是誰?
美國二十世紀初的暢銷作家、文案高手。深掘「慾望力量+潛意識法則」,被視為早期心靈勵志經典。
「人不是沒有動力,只是把動力分給了八十七件不重要的小事。」
——某位被待辦事項追殺的上班族
一、先把「全部都想要」寫下來──別急著當聖人
第一步很簡單:拿紙、拿筆,離線三十分鐘,把腦海裡所有「我想要」像倒垃圾一樣倒出來。
想變瘦、想暴富、想遠距工作、想讓貓聽得懂人話…… 全部寫上去先量產。心理學實驗證實,把尚未完成的念頭寫下來,可釋放工作記憶、降低焦慮(梅西坎波與包邁斯特,二〇一一)。
二、第一輪篩選:給慾望貼上「保存期限」
想像這個渴望三天後就過期,你還會想要嗎?
• 保存期限少於七十二小時 → 刪除
• 只是因為別人有、我也想跟風 → 刪除
這一步對應 Collier 的「清理渠道」原則:留下清晰、純粹、不摻雜雜質的想法。
三、第二輪篩選:慾望的「飢餓指數」
Collier 說,要找到像溺水者想吸氣那般強烈的慾望。閉眼做個小練習:
若現在就能得到「慾望甲」,你願意放棄一頓燒肉嗎?一個週末?一年的追劇權?
能一路點頭的留下;猶豫就代表還不夠餓。這就是書裡的「想要到極致」。
四、第三輪篩選:「付費牆」測試
Collier 的金句:「願意付出代價的慾望,才算數。」
• 列出剩餘候選慾望的時間、金錢、社交與舒適圈成本。
• 問自己:「如果價格翻倍,我還買單嗎?」
肯刷卡的留下,其餘淘汰。這步驟可避免沉沒成本陷阱——先預演付出,日後才不易棄坑。
五、終極對決:慾望生死格鬥
通常最後會剩兩到三個狠角色。Collier 提供三把剪刀:
1. 影像衝擊:想像實現甲與乙的畫面,哪一幅讓你雞皮疙瘩?
2. 關聯效益:達成甲會不會自帶加成,順便實現乙?若是,甲勝。
3. 試金石檢驗:哪個選項能讓我更強、更好、更高效?
能經得起三刀考驗、屹立不搖的,就是你的「主導慾望」。恭喜找到可以點燃火箭的核心燃料!
六、科學彩蛋
• 目標明確性:寫下明確目標比模糊願望達成率高出約五成
• 目標屏蔽效應:主目標越強烈,大腦越能抑制分心刺激,提高執行力
七、收尾——給未來的自己一封備忘錄
「進入並統治你嶄新的心靈帝國。」──Collier
把今天篩選出的那顆主導慾望設成手機桌布,並每天自問:
1. 我今天做了哪件小事,向它再靠近一厘米?
2. 有沒有讓其他小慾望偷偷爬回來?
持續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世界沒有變簡單,但你有了主心骨。
如果這篇文章戳中了你的「想要」,歡迎分享給朋友們一起體驗幽默版的「慾望大風吹」。畢竟,連 Collier 都提醒我們:
「你比自己以為的,還要偉大。」
——寫給正要登基的心靈霸主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
請動動你的小手贊助我支持的協會計畫,這個協會要養150個緬甸與尼泊爾小孩跟40位老師,每個月幫助10-12個需要手術的緬甸病人。
🍀匯款帳號:
中國信託銀行 嘉義分行 銀行代碼822
帳號:082-540917642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老幼國際關懷協會
協會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GPLQtzBpU/?mibextid=wwXIf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