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官見官重視相反的意見


經常,有人會說八字有傷官見官的人非常討人厭,所以會加上「為禍百端」的形容詞,甚至會說有這樣命格的女性會去做八大,因為不聽長輩的話。

我個人覺得這是看個人的立場罷了。如果你是那個「長輩」的位置,你一定會討厭傷官見官,誰喜歡總是有人唱反調呢?

與其說他為了讓大家注意自己而唱反調,不如他更想知道為什麼非這麼做不可,所以傷官見官的人會去研究相反的意見。他們不喜歡沒有研究過資訊就選擇立場,因為這代表當事人沒在思考訊息的可靠度。

舉例來說,我以前初中有一個好朋友,我們是同班同學,但後來我們為了一個在我們小圈圈之外的人反目,當然我不會說我是個乖孩子,因為我也說了她的壞話。

為什麼反目呢?因為我的好友很討厭那個女生,覺得她太胖、身體常常有汗味飄出來、頭髮經常黏在臉上,看起來很噁心,所以帶著全班女生排擠她,我這個人當時是全班的前三名,跟我在一起沒毛病,不過我對交友沒什麼興趣,補習已經很忙了。

當時是這樣的,老師問我要不要午休時間去學務處幫一個老爺爺抄公文,底下墊一張複印紙就行了,老爺爺眼睛不好需要幫忙,午休時間我跟那個女同學剛好就在那邊一起抄公文,我抄公文是為了得到嘉獎的印章,她抄公文是為了打工賺點小錢。

抄公文的時候挺無聊的,我們有時候會聊天,我發現這個女生沒什麼問題啊!個性也很好,於是周末我會去她家作客,也會幫她妹妹趕走村長的孫子,因為村長唸小學的孫子沒事就來叫囂,這真的有點煩。

事情發展變得不可收拾起來,換成我跟那個女生走得近,然後我跟我弟說起這事,我弟又去跟那個好友的弟弟吵架了,因為我弟跟她弟也是同班同學,兩個人吵架又把我跟他說的話都搬出來。

於是我的好朋友就生氣了,最後變成我跟那個女生被全班排擠,家政課必須要兩個人一組去準備食材。

最後我媽因為覺得我們班都是小混混,要求我轉到好班(只是秩序好而已),我就跟所有的人都沒往來,在好班,跟我比較好的同學其實是男生們,哈哈!因為我討厭女生們的小團體,加上個性有點跩,沒跟這些女生打成一片。

我覺得傷官見官的人是會有點跩的,也可以說是勢利眼,但不是跟錢或地位有關的勢利眼,而是他覺得你不夠有趣,當朋友沒什麼意思,打動他們的也不是大家一起作弊、一起共患難這種事情,而是好不好玩,不是玩遊戲的玩,不夠有趣的人,他是沒興趣往來的。

所以在這段回憶裡,我秉持這種喜歡研究相反意見的個性,去研究了我朋友討厭的人是不是真的十惡不赦,而且還為她說話,但討厭她的人就是討厭她,誰為她說話,那個誰就會更討人厭,這是人的本性。

記得幾個月前我在看Netflix的紀錄片,紀錄小嬰兒如何學習大人的思維跟判斷,科學家說,嬰兒的道德觀是看他屬於哪個團體,他必須依附那個團體生存,才會做符合該團體偏好的選擇。

他們做了一個很可愛的實驗,讓嬰兒觀看布偶劇,故事裡有三個角色,一個是主角,一個是反派(阻礙者)、一個是幫助者,主角想要爬山,被反派阻礙了,幫助者就幫主角爬上山,小嬰兒不需要會講話,只要會看劇就行了。

結果當科學家拿出反派跟幫助者這兩個布偶,在嬰兒面前示範它們愛吃哪一種食物,兩種食物一個是嬰兒喜歡的,另一個是嬰兒討厭的,他們發現嬰兒會選食物偏好跟自己一樣的布偶,跟正反派沒什麼關係。

若這個故事只有正反派跟幫助者出現,嬰兒的道德選擇沒啥毛病,加上了嬰兒個人對於食物的愛好,他會選擇自己的美食同好。

關於這個實驗的結論,科學家說:「不要讓小孩馬上有道德判斷,跟他所屬的圈子一樣的判斷太早出現,那會是危險的。」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無可厚非。

在一群只選擇甜食的人當中,選擇花椰菜就會被當成奇葩。

如果人總是要找別人的認同,表面上看來沒毛病,基於生存策略是正常的,但長期看來,也有可能是有不良影響的。當這個團體的排他性愈強,被自然淘汰的可能性就愈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